安信9娱乐11月2日,新郑市教育局发布的情况通报。图/新郑发布官方微博新京报社论近日,河南省新郑市第三中学一名刘姓历史教师上完网课后在家中去世,引发关注。
据新京报报道,11月2日下午,记者从新郑市教育局获悉,新郑市有教师上网课后去世一事属实,目前新郑市公安局、教育局、网信办等部门已经成立了联合调查组,将会去往当事人家中调查,“去世教师的死亡原因现在尚不能定性,调查结果后面会向社会公布。”
据刘老师家属提供的视频和图片显示,刘老师在上网课时,直播间被人故意播放刺耳音乐,黑客还恶意威胁,种种话语,不堪入耳。网课课堂秩序荡然无存,让人民教师斯文扫地。据悉,这种入侵网课的行为在互联网上被称作“网课爆破”。虽然,刘老师的意外去世和黑客的“网课爆破”、肆意霸凌之间的因果关系,还有待司法机关做出全面调查,但是,“网课爆破”行为如此猖獗,令人发指。
需注意到,当前,针对网课的黑客入侵、“爆破”并不是个别现象,这些“黑客”甚至组成社交群组,交流侵入网课的信息,进而故意挑衅老师。有的学生还将网络直播间房间号外传给他们,故意“引狼入室”破坏课堂秩序,以满足自身畸形的厌学心理。而兢兢业业教学的老师和认真上课的学生却要面对性质恶劣的“网课爆破”和恶意霸凌。显然,类似行为已经涉嫌严重刑事违法,不容姑息。
资料图
众所周知,网络不是法外之地。过往教育领域的涉网案件,主要是行为人违法侵入教育部门的计算机系统,窃取信息,篡改成绩,删除资源,刑法也明确规定了“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”对此做出处罚。而“网课爆破”更多指向侮辱老师人格,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。
我国《刑法》中的寻衅滋事罪,其罪状包括:“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,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”。按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,网络公共空间属于公共场所,因此在网课直播间里恶意播放刺耳音乐、高声叫嚷、谩骂老师,乃至动用黑客手段切换屏幕、阻止老师正常讲课,就是一种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的行为,情节严重的,就应按寻衅滋事罪处理。
在疫情反复的当下,网络承担起重要的教学职能,甚至成为很多地方的教育主战场,虚拟教室的安宁,关系无数孩子的前途和命运。恶意破坏、扰乱网课直播间里的正常教学秩序,其社会危害程度不亚于恶意破坏线下的教学秩序,应该按线上线下一个标准从严打击,全社会需提高对这类新型违法犯罪的认识,绝不能姑息、纵容。
之前,类似的“网课爆破”已发生了不少,但未得到充分关注。刘老师的不幸去世,让“网课爆破”这类新型违法行径曝光在舆论聚光灯下。网课也是严肃的课堂,也是斯文所在,不容亵渎。
目前,一些中老年教师对网络应用不够娴熟,可能连网课上基本的闭麦、踢人技术都不掌握,更无力防范掌握着黑客技术的“网课爆破手”。这种情况下,网课平台需负起责任,通过对不明身份账号设置“一键清退”等,拉高侵入门槛,学校也不妨考虑安排专门网络技术人员,辅助老师维护线上教育秩序。
而法律更要及时亮剑,严惩“网课爆破”背后推手,维护网络空间里的师者尊严,保护一方课桌的平静。
编辑 / 迟道华校对 / 付春愔
延伸阅读:
女教师直播课上遭网暴后猝死 媒体:不排除个别学里应外合故意“泄密”
□吴睿鸫
11月2日凌晨,一名网友在微博发文称,她的妈妈姓刘,是河南新郑市三中的一名历史教师。10月28日,刘老师上完网课后,独自倒在了家里,两天后被发现并确认因心梗去世。红星新闻记者致电新郑市教育局,工作人员表示此事属实,目前警方已经介入,市教育局领导正在讨论方案,其余细节尚不清楚。(11月2日 红星新闻)
近段时间以来,“网课入侵”的相关信息,不断进入公众的视野。先是,9月5日,辽宁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大学生上网课时遭他人恶意闯入,刷屏“老师我爱你”扰乱课堂秩序。如今,河南刘老师再次遭遇“网课入侵”,最终导致悲剧发生。
值得关注的是,国内多地有学生表示遭受过“网课入侵”,似乎已变得司空见惯。学生通过腾讯会议、钉钉等平台上网课时,突然有一些陌生人涌入直播间,有人谩骂老师和学生,有人放哀乐,甚至散发淫秽色情视频。
至于网课信息的泄露,一种可能,学生将自己的网课会议号或者密码不经意间,发布在社交平台上,甚至有个别学里应外合,故意“泄密”;另一种情形,有人组建QQ群,有组织地入侵网课课堂,扰乱课堂秩序,还在QQ群内分享入侵的状况。在群聊中,有网友表示未成年,称自己辍学或者暂时无课,试图搞恶作剧,并且无视自己的行为对其他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。
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任何肆意干涉正常网络空间秩序的行为,都应依法受到规制与约束。显然,要想遏制“网课入侵”,须架构起严密防火墙,首先,对学生进行保密教育,掌握防范技巧。教育学生对网课会议号或者密码要严格保密;对“泄密”的学生,依据校规校纪进行严肃处理;腾讯会议官方账号发文《共同关注!在线课堂“防破”指南》,总结了一些会议安全小tips,从会前、会中、会后保障在线课堂的安全,学校管理者要强化学习,做到防患于未然。
其次,用法律进行严惩。在网课课堂公然辱骂他人,贬损他人人格,涉嫌侵犯名誉权,同时涉嫌违反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;如果散布淫秽色情视频则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,应当依法追究传播者的刑事责任。对“网课入侵”要依据现行法律对号入座,对不法分子,司法机关要严惩不贷。
此外,利用科技来防范。网络平台用技术手段,来有效识别“网课入侵”。譬如,前些日子,腾讯会议发布最新版本,只需一键“暂停参会者活动”,便可以实现控场,击退恶意加入会议的网课入侵者。